Blog
當代藝術之父 - 杜象
9/12/2015
(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)
任何對當代藝術略感興趣的人,多少都會聽過杜象(Marcel Duchamp,1887- 1968),1917年,他把署有R·Mutt之名的小便器送至美國獨立藝術家協會展覽,雖當年未獲展出並被隱藏起來。展覽結束後,《泉》也就遺失了。但這在當時的藝術界卻掀起了巨大的波瀾,並對「何謂藝術」作出激烈辯論。
《泉》
從早期接近於未來主義的《下樓梯的女人》,繼而擺脫繪畫,將平凡的日常物品當作藝術品展出,這一切都在預示達達主義的來臨。從1913年的《自行車輪》、1914年的《三個標準的終止》、1917年的《泉》到1919年的《L.H.O.O.Q》。就這樣,往後的普普藝術、新寫實主義、偶發藝術、觀念藝術等,都在杜象的影響下陸續誕生。
《下樓的女人1號》
《下樓的女人2號》
《自行車輪》
《三個標準的終止》
《請觸摸》
亦有人說:「假如沒有杜象這個人,今天世界藝術界必然是另一番光景。假如杜象沒有去美國,今天藝術中心說不定還在巴黎。」。